□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资料图)
邢虹 朱彦
南京博物院8月5日至8月31日延长调整开放时间;六朝博物馆至10月8日取消周一闭馆;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每日均开放,并延时至22:30……暑假,与热浪一起袭来的,是人们逛博物馆的热情。博物场馆每天能容纳的人数有限,如何更好地满足观众旺盛的观展热情,是一个长期“破题”的过程,南京各个博物馆正在积极探索。
如何缓解一票难求?延长开放时间,优化预约程序
场馆入口处观众队伍蜿蜒曲折排成长龙,展厅内人头攒动……暑期,南京博物院的参观热潮持续攀升,观众通过南京博物院官方微信小程序预约参观,一直显示“已约完”,但通过部分网络平台却能发现,有黄牛将免费的南博门票包装成讲解套餐高价出售。
针对此类现象,南京博物院社会服务部主任许越表示,一票难求是近期观众反映最为突出的问题,也是全国热门大馆面临的共同难题。“一是由于优质文化资源的紧俏,反映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高品质文化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二是由于一些‘黄牛’抢票、囤票使本来就供不应求的票务雪上加霜,严重扰乱了正常预约秩序。三是出于文物安全、游客体验的考量,场馆都设有最大承载量,这跟快速增长的参观需求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
为了缓解“预约难”的问题,南博采取分时段预约、动态投放门票、优化预约程序,在保障文物安全和观众参观舒适度的前提下,将日参观上限额调整到了2.5万人。南博小程序还增设“黑名单”条款,严厉遏制恶意抢票、囤票、倒票、爽约等行为。为了更好地服务公众,南博延长调整开放时间为9:00—18:00(17:00停止入馆)。
博物馆周一闭馆是国内外通行的惯例,以前,双休日是博物馆迎客最多的日子,周一闭馆可以进行“休整”。而六朝博物馆打破了这一惯例,7月31日至10月8日期间,取消周一闭馆。
六朝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宋燕告诉记者:“随着‘博物馆热’升温,很多馆一票难求,一码难约。我们一直在考虑如何更大限度满足公众参观需求。同时,六朝博物馆今年的重头戏‘永恒的绚美——希腊时代彩陶及普利亚艺术文化特展’,不久之前刚刚开展,受到好评,为了让更多观众欣赏到这一高水平的展览,我们尝试推出了周一开放的举措。”
周一不闭馆的博物馆,还有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和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
如何为博物馆热“保温”?扩展“云端”空间,创新“沉浸+”模式
博物馆成了网红打卡地,如何让观众不仅仅是打卡一日游,而是让博物馆热持续“保温”?面对博物馆热,博物馆还能做什么?从过去“我展你览”的刻板模式,到让观众从文物中主动收获“一眼千年”的感动,各个博物馆以原创的能量把博物馆知识转化成受众能理解的形式,让生动的文物故事能更充分地被观众消化、吸收。
南京博物院推出“物华天宝——南京博物院数字文物之美”线上展示合集,给很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该展示平台汇集了7件南博精品文物的三维数字体验,突破时空限制,实现鲜活、丰富、多元的沉浸式深度体验。南京博物院副院长王奇志介绍,未来,南博还将积极扩展“云端”空间,“我们将继续推动对馆藏文物的科技化呈现,提升互动体验。”
走进7月18日焕新升级后重新开放的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可以在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体验南京剪纸、秦淮灯彩、南京绒花等20个南京特色非遗项目;在“金陵繁会城南遗风——老南京民俗展区”,可以感受到浓浓的老城南市井生活、婚嫁育儿习俗和南京地区传统节俗场景,带来十足的沉浸式体验。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副馆长徐丽说:“老南京来到这里,会梦回童年,外地人来到这里,对南京的民俗会有更多了解。”
定制专属虚拟形象、穿越明代画廊、近距离观赏琉璃拱门、触发线上元宇宙游戏机关……大报恩寺遗址全真互联元宇宙博物馆趣味性十足,科技含量满满。
无论是综合运用多种数字化手段展示珍贵馆藏文物,还是开发不同主题的研学活动,或是打造“沉浸+”的新模式……越来越多博物馆创新展陈方式、革新服务意识,不断拉近文物与公众之间的距离。
如何看待博物馆热?不仅是文旅现象,更是文化寻根
“知来处,明去处。”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一件件文物承载着千百年的历史沧桑,抽象、模糊的历史从而变得具体生动。博物馆承载着历史,凝结着文化,是看得见的先人智慧,是摸得到的文明根脉。
“我们约上了南京博物院的参观名额,才订的机票。”从哈尔滨来南京旅游的郑文告诉记者,“我们每年暑假都会带孩子外出旅游,每座城市的博物馆是必去的。不但能从中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历史,更能够给孩子提供最为真实、直观的文化历史场景,让孩子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南京博物院名誉院长龚良表示,近年来,博物馆越来越受到观众的欢迎,特别是许多年轻人,把进入博物馆作为美好的生活方式。“我们在博物馆里面看到的每一件文物,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我们各地地域文明的代表性的见证物。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去解读、触摸中华文明的脉络。”
而“研学热”也带动了“博物馆热”。“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数据显示,上半年,南京市旅行社接待研学旅游达40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15%,排全省第一。南京市拥有丰厚的文化文物资源,目前,全市备案博物馆达70座,涵盖历史、人文、自然科技、艺术等多个门类。暑期,南京的各大博物馆自然成为研学游的最佳选择。
“博物馆热,是一种文旅现象,更是一场文化寻根。”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赵翌表示,博物馆热背后,是公众与传统文化的深度交融。“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日趋浓厚,文化需求更加旺盛。”博物馆所藏文物文献,记录了中华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将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直观地展示在观众面前。面对这条历史长河,参观者既可探源溯流,又可展望未来。博物馆文创产品,则是对大众文化自觉“寻根”探索延伸需求的回应与满足。博物馆,正成为人们“文化寻根”的圆梦之所。
Copyright @ 2015-2022 砍柴网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