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无锡镇江南京的长江边上,都有长江村

来源:百度新闻 时间:2023-04-21 18:30:48

渔翁起三更,出没风波里。

家住长江边,就有不惧风险,踏浪而行的倔脾气。


【资料图】

正是凭借这份果敢与倔强,一个个“长江村”书写着一个个精彩的逆袭故事。

在苏州张家港市金港街道,长江村曾经是一个人穷地薄、风吹沙起的小渔村。当地流传的一句俚语“好儿不留长江村,好女不嫁长江郎”,说出了长江村的穷,更说出了长江人的痛。为什么守着长江反而这么穷?

20世纪70年代,长江村郁全和老书记带着村民养殖绿萍,提高土壤肥力,破解江边土地肥力不足的难题,打赢农业“翻身仗”,让长江村一跃成为明星样板村。改革开放后,长江村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在1989年成为“千万元村”;紧接着,长江村敏锐捕捉市场机遇,打破技术壁垒,成功开发电梯用空心导轨产品,成立长江润发集团,并在2010年成为苏州首家上市的村办企业。

2013年,郁霞秋接过村书记的“接力棒”,肩负起长江村“当家人”的重任,面对电梯导轨市场增长放缓的问题,她又带领长江村开启了跨界大健康产业的新征程。收购华信制药、湖南三清等制药企业,涵盖中药、化学药、原料生产、医药流通等多个方面;收购郑州圣玛妇产医院等5家优质专科医院,投资15亿元建设无锡怡和医院……在“医药+医疗”的双轮驱动下,“健康长江”的转型之路越走越宽。

从江滩渔村到“长江名花”,故事波澜壮阔。

无独有偶,在距离张家港长江村仅20公里的江阴市夏港街道,还有一个长江村。当年,江阴长江村李良宝老书记怀揣着村民们凑出的700元经费,和几位村民一起创办了两座砖窑厂,积聚起长江村发展的“第一桶金”。之后又办起了小五金厂、砖瓦厂、钢管公司等企业。如今,这里打造了囊括冶金制造、港口物流、船舶工业、高端房产和金融投资等多个产业在内的千亿级经济“航母”,走出了一条以现代经济为特征的高端产业发展之路。

人变、村变、经济变,成功法宝不变。“长江村”们紧扣时代脉搏,不断破茧蝶变,用高质量发展回答好“长江之问”。

最美人间四月天。张家港长江村东区郁金香广场上的百万株郁金香正竞相绽放。

近年来,长江村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整治环境、疏浚河道、翻新民宅,条条清亮的小河串起座座乡村宅院,院内干净整洁,可谓路在绿中、人在景中。

长江村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培育种植郁金香、香樟树等经济苗木。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每亩地作价1350元作为保底收入,盈利后还会有二次分红。对于村民们来说,家门口的花园成了他们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对长江村来说,践行绿色发展、守护一江清水,就是刻进骨子里的发展基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这不仅是“长江名花”独特的村与江和谐共生理念,也是散布在长江沿岸、所有长江村的共鸣与共性。

记者走进镇江市润州区和平路街道长江村的“新金江渔文化馆”,这里展示的实物和图片动情讲述着长江村渔民从“水上”讨生活到“岸上”奔小康的幸福故事。

随着长江流域“十年禁渔”政策落地,村里的438名渔民早在几年前便告别“水上漂”的生活,下船上岸,住进城市社区,实现了“渔村变城市、渔民转市民”。

其中不少老渔夫还加入了“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队”,定期在江边巡查,劝导已经上岸的渔民不要去非法捕捞,还清理江面上的漂浮垃圾、对沿江排污口进行巡查,退捕渔民从“捕鱼人”化身“护渔人”。

在南京栖霞区龙潭街道长江村,该村积极探索鱼水共养的生态修复治理措施,通过投放花鲢、白鲢等鱼苗维持水生态,利用其对浮游植物的滤食特性,有效控制湖中藻类生长,对补充和修复水体资源、保护水域生物多样性、改善水域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全面实施长江岸线复绿,扬州仪征市真州镇高标准打造“堤固、岸绿、景美”的“大江风光带”,该镇长江村一个个“阻点”消除后,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绿地,形成了河畅、水清、岸绿的生态新格局。

从“求温饱”到“求生态”,“长江村”们把“长江大保护”融入乡村振兴发展全过程,用实际行动撑起了长江生态的“保护伞”。

在富民惠民上,江阴长江村频显大手笔。

从1995年起,村里投资4亿多元建设的818幢别墅免费送给每户村民,在江阴市率先实现了居住集中化、村容整洁化、饮水清洁化、垃圾袋装化、管理队伍化;依托村级经济实体,99%的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10万元;村里的老人每年尊老金、生育金、抚恤金、奖学金等“八金”同享,定期旅游、免费体检更是一个不落。

镇江润州区长江村则把一个“融”字写进上岸渔民的幸福字典里。为了解决渔民们上岸后的再就业问题,村里每年都会举行大型渔民专场招聘会,并为他们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推荐、医疗保障等服务。渔民们集中居住的金江社区,每年还会举办“渔家盛宴”“渔民趣味运动会”“渔民春晚”等贴近退捕渔民生活的各项活动,不仅使上岸转产后的老渔民技能熟练不辍,更让生活在新时代的渔民后代在体验观赛中学习到祖辈技能、传承到文化精髓,实现两个文明的同步发展。

今年元宵节,一台来自张家港长江村的“村晚”成功出圈。

既没有大导演,也没有大明星——这台晚会的主角,是长江村的村民和企业职工,可谓是彻头彻尾的“草台班子”,但这更激发台上演员的激情和台下观众的欢乐。自编自演的节目,乡土气息浓郁,通过各种平台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到数百万。

作为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郁霞秋每周定期走进“党代表工作室”,听取社情民意,推动解决社区矛盾问题,维护村民权益,创造和谐环境。为了让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强,自2014年起,长江村每年制定“民生十件实事”,购买大病医疗保险、解决村民员工子女读书问题、完成雨污分流、实现天然气入户等件件实事,都办在村民的心坎上。长江村还把失地农民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全村医疗保险覆盖率达100%,实现全就业与全社保。

2016年开始,长江村更是创新打造“村晚”文化ip,演老百姓身边的故事,唱老百姓心中的歌,把欢声笑语送给广大村民,用文化点亮长江村人的美好生活。“草根晚会”彰显的文化自信,是“长江村”们“腰包鼓起来、精神富起来”的暖心注脚。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孔令君

本文作者:顾志敏 杨溢 陈梦娇 江南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砍柴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